特種工程塑料3D打印設備設計及優化,提出了雙腔室臺式打印機結構設計方案,包括打印頭、移動機構、外框架、輔助機構的設計和簡介。針對噴嘴出絲不流暢的問題進行了有限元模擬,得出了影響因素最大的噴嘴直徑,并提出了改進方案,具體如下:
整個打印機從高溫性和保溫性來設計,雙腔室保護。設計了兩種打印頭結構,一種用于工程塑料的遠程進料,一種用于柔性材料的近程進料,區別在于喉管部分的保護。
選用Corexy型移動機構,避免電機和熱源直接接觸,同時采用耐高溫同步帶。外框架總體由8塊鈑金件(304不銹鋼)裝配而成,并保證足夠的密封性。輔助機構主要包括環境加熱裝置,采用PTC加熱+熱輻射燈結合的方式,保證打印腔室內長時與短時的熱量。主控板選用ChiTuPro系列,溫度由獨立的溫度控制模塊控制。
有限元分析了噴嘴出絲不暢問題,在不同打印條件比較下,加熱溫度(630/640/650K),進絲速度(0.5/1/1.5mms-1),噴嘴直徑(0.3/0.4/0.5mm),發現噴嘴直徑對熔體阻力影響最大,其次是打印速度,最后是加熱溫度,提出了實驗條件下最佳0.4mm的噴嘴結構。
上一篇:桌面級3D打印機設計
下一篇:3D打印模型的填充率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