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課程開始前帶領學生復習和回顧上節課的知識內容,向學生展示經過修改完善的“葫蘆”模型,增強學生學習好3D打印的信心。并引出本節課教學內容,初步引起學生的注意力和對新知識的好奇,利于接下來課程的有序開展。這一環節首先向學生闡述本節課的主題意義,開門見山一目了然,適合這種基于設計的動手操作的課程。教師也能初步的了解學生對本節課設計內容印章的感興趣程度,以及學生對印章圖案的愿望和想象,方便教師摸清學生基本情況。
通過觀察活動的設計,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總結能力,分類能力;另一方面培養學生查閱資料的能力,利用網絡資源檢索的能力,幫助學生提高信息素養;三是為接下來印章制作的學習做好鋪墊。
學生在這個環節被分成若干小組,進行圓形印章的設計,在上一環節的基礎上趁熱打鐵盡快進入主題,以“挑戰”的形式呈現,教師提出本節課的挑戰:以小組為單位,使用3D打印機制作一個印章,大家發揮自己的想象設計出自己喜歡的印章上的圖案并用三維軟件實現。引起學生濃厚的興趣和完成挑戰的信心。教師和學生共同制定一個基本的挑戰評價標準,這個標準需要根據學生掌握的對印章的相關知識,在教師的指引下制定,師生雙方達成一致認可的標準。
先要讓學生明確印章由兩部分組成,分別是圓柱形的印章托和印章的圖案突起部分。學生應該分別制作這兩部分的3D模型。對于印章圖案突起部分的制作,需要學生首先確定圖案:可以是自己設計的圖案,借助畫圖軟件完成畫圖,然后使用生成的JPEG格式的圖片,這是最復雜的一種圖案選取方式,也最利于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的鍛煉;也可以采用網絡中的圖案;也可以選擇教師提供的素材庫中的圖片。將選定的圖片導入到Autodesk3dsMax軟件中,根據圖案的輪廓勾畫線條。對于線條的勾畫方法,學生是具有一定基礎的。教師傳授給學生如何使用三維設計軟件將印章的上下兩部分制作完成,是學生接下來設計和完成作品的關鍵。同時教師可以對印章尺寸進行統一。
學生分組開始談論選取的印章圖案樣式,此時上半部分印章支柱已經在老師的帶領下制作完成并開始打印了,每個小組的學生自主選擇素材的顏色。通過教師的指導,學生進行印章上圖案的制作。在制作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時刻關注每個小組的分工合作情況,對每個小組的圖案制作過程進行緊密的觀察,及時發現錯誤及時糾正,教師要做避免學生由于技術失誤而導致無法正確輸出3D模型的監控者。在學生確定圖案的過程中教師應給與意見,使這個圖案方便制作,又不缺乏創意。
上一篇:3D打印校本課程的教學分析
下一篇:將3D打印作為一種多媒體教學手段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