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D打印課程基礎培養階段,主要是將學生與學習課題相連接,在課堂開始時讓學生保持積極的學習態度并集中注意力,通過以中國傳統文化為主線,借助線上部分與本節課建模相關的生活現象、視頻、活動等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明確實驗的學習目標與主要內容,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找到適合自身的學習方法。根據引入環節的內容,提出與建模相關的探究問題,讓學生對問題進行思考與探究。
3D 打印基礎培養階段課程在本系列 3D 打印課程中處于基礎培養階段,所以本階段課程包含兩節課,分別是認識 3D 打印技術和基礎操作這兩節課。這兩節課的線上部分都是基于沈陽市人人通平臺進行的。
認識 3D 打印技術教學資源
首先在本節課的線上知識有三個內容,分別是 3D 打印機的知識、十二生肖的視頻片段和什么是 3D 打印技術的視頻講解。
3D 打印機的知識首先給同學們科普了何為 3D 打印機,并介紹了其發展簡史和發展年表,讓同學們指導都有哪些研發產品。用簡單易懂的話給同學們介紹了 3D 打印機的技術原理及其主要特點。為了讓同學們在以后的使用過程當中更容易操作,也給他們介紹了操作流程和 3D 打印機是如何工作的。介紹了現在比較主流的幾款 3D建模軟件和三維設計過程。在介紹完了理論之后,又給同學們介紹了 3D 打印機是如何進行 3D 打印的過程,以及在制作完成之后應該如何進行拼接和后處理,以此來激發學生們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同時,為學生講解 3D 打印技術在很多領域都有豐富的應用和體現,現在科技不斷發達,3D 打印技術既具有很好的發展前景、領域延伸。3D 打印機的打印速度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打印機平臺革新,打印作品色彩逼真,科幻成現實。并給同學們舉出了幾個使用 3D 打印技術的經典應用案例和相關展會。